徐英超:奖项“收割机”是怎样炼成的?

2018年12月3日晚,深圳技能大赛超精密模具智造“工匠之星”技能竞赛赛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精彩、激烈的“终极之战”。参赛选手既有屡获大奖、扬名鹏城的业界“赛霸”,还有各大名企优中选优的技术达人,也有相关行业协会举荐的匠中翘楚。

然而,当赛果揭晓时,大家才发现,登上最高领奖台的,竟是三位名不见经传的富士康小伙。在艳羡的同时,大家不免向他们投去好奇的目光。

确实,作为当晚最大赢家、一等奖获奖团队的队长,貌不惊人的徐英超和同场竞技的许多“大咖”相比,年龄不大,资历不深,人气不高。可偏偏就是这个“三不”小伙,带着两个兄弟笑到了最后。

这次获奖,让精密机械加工事业处塑模制造处深圳塑模加工一部的徐英超进入了富士康人的视野。在此之前,他是埋头耕耘、默默无名的基层骨干;在此之后,他一跃成为园区广受关注的技术能手。从这一年开始,徐英超开启了收割奖项的里程,至今,他已接连把“深圳市技能菁英”“龙华区十大工匠”“龙华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收入囊中。他谦虚地说,能拿大奖全靠运气。但了解徐英超的人都知道,“一夜成名”的背后,其实是他沉淀多年的厚积薄发。

1

十八岁成“顶梁柱”

1987年,徐英超出生于安徽滁州。作为家中幺子,他并未享受到父母的偏爱。因为当时家庭条件不好,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屋里屋外两头忙,昼出耘田戴月归。徐英超小小年纪就跟着两位姐姐学做家务。还没上学,他就先上了灶台。读小学期间,中午回家吃完饭,他就抓紧时间去放鹅,下午放学一到家,就要挑水浇菜、割麦插秧。想着要早点儿帮家里挣钱,初三临近中考时,徐英超动了辍学去打工的念头。那时的他才14岁,身材瘦小,像个没长大的“萝卜头”。父母心疼他,一直劝他好好念书,可想要打工的念头就像是在他脑子里扎下了根。

初三下学期的一个晚上,徐英超半夜醒来,听见隔壁卧房的父母在聊天,他们对话中的主角竟然是自己。“唉,英超这么瘦,不好好上学怎么办?”母亲的焦虑与忧心全藏在那声叹息中,一下子激起了徐英超的愧疚之心。他放弃了辍学打工的念头,选择投奔在合肥一所技校当老师的舅舅,去舅舅任教的中专学习模具专业。

学成毕业那年,正巧碰上富士康来学校招工。一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一拥而上报名应聘,都盼着能踏入名企富士康的大门。经过笔试与面试的层层筛选,几百名毕业生中最终只有7名“幸运儿”被录取,徐英超正是其中之一。经过富士康昆山培训中心长达半年的培训后,他终于在2005年2月正式入职龙华园区,从事大型模具加工工作。

作为刚入职的菜鸟,徐英超太勤快了,以至于显得有点“傻”。为了尽快掌握岗位技能,他几乎每天都义务加班2小时,甚至没有休息日的概念,全身心地扎在工作上,只要不是累到撑不住,就不肯休息。南下深圳时,母亲特意给他塞了500元钱,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条件,徐英超只拿了200元。有时候工作累了,他就会想起那200块钱和家人的期盼。“不学到点东西、干出点成绩,怎么对得起他们呢?”一念至此,他又满血复活,干劲十足。

靠着这股拼劲,徐英超很快站稳脚跟,在部门绩效表上名列前茅。省吃俭用了几个月,他攒下了5000元钱寄回老家。那时姐姐还在读书,这笔钱犹如“雪中送炭”。之后,他不断汇钱,家里的经济条件逐渐改善,父母也不用再为钱犯愁。儿子18岁就扛起了养家的重担,这让母亲既欣慰又心疼。直到现在,徐母还时不时语带愧疚地念叨:“以前你那么小就开始养家,现在我连帮你带娃都做不到。”

2

差点当“逃兵”

入职两年,徐英超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可就在此时,与他朝夕相伴的“战友”——一台大型日本塑模设备要从龙华迁移到宝科园区。不能随设备走的徐英超被分到了精密模具加工岗位。换了个工种,他对新设备的操作流程、程式设计全都两眼一抹黑。看到身边的工友个个技能娴熟,他心里的落差不止一点点。

好不容易在原岗位做出点成绩,突然要另起炉灶,优等生一秒变菜鸟,这让徐英超越发觉得郁闷。正巧这时在上海工作的同学打来电话,邀请他去上海一家公司做模具程式设计。一边是同学力邀、高薪诱惑,一边是转型阵痛、压力山大,徐英超动摇了。去同学所在的公司参观过后,他下定决心要和富士康说再见,另寻出路。离职前,他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父亲对他的选择不置可否,只说了一句:“我们也给不了你太多建议,但你一定要考虑清楚,想好自己要走的路。”

父亲的话让他冷静了下来,遇到困难就绕路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徐英超想起了读中专时的自己。那时的他因为胆子小、容易害羞,每次上台发言腿就直打颤,遇到女孩子,更是连嘴都张不开。担心以后进入社会遇到大场面会露怯,小小年纪的徐英超硬着头皮练习“脱敏”。为此,每次班级组织活动,他都第一个报名,硬逼着自己当众发言。从一开始的结结巴巴、全身冷汗,到后来的逐渐适应,乃至挥洒自如,徐英超用三年的训练战胜了内心的恐惧,从此再也不怯场。

年少时尚且有勇气克服困难,成年的自己又怎能轻易认输?想到这里,徐英超打消了离职的念头,反而逼着自己利用工余时间“补课”。为了熟悉新的操作软件,他攒了几个月的工资,花5000元重金买了一台高配置电脑。有了新电脑,他上班时没弄懂的,下班后就继续研究,直到把软件彻底摸透。

经过一段时间没白没黑的学习,徐英超慢慢在精密模具加工领域积累了心得、做出了成绩。转岗一年后,他就因为表现出色被提拔为组长。此后,他带领团队先后参与多项模具加工新技术的研发,记录在案的改善提案就有158项,所在部门成为苹果、华为、格力、美的、夏普等知名公司的模具零件核心供应商,年度增收1067万元。

在这之后,徐英超再也不害怕挑战新领域,反而开始乐在其中。

3

“全能队长”的逆袭

虽然已初试锋芒,但体验过转岗阵痛的徐英超深切感受到模具加工领域专业分工之精细:不同工种之间,居然“隔行如隔山”。为此,他在专注于数控铣床加工技术的同时,也在主管的支持下,有针对性地学习线切割、放电、磨床操作等工艺,成为车间出名的多面手。正是这些点滴积累,帮他在2018年的深圳技能大赛上成功捧起头奖。

在这次比赛前,徐英超已经连续参加了两届龙华区组织的技能竞赛,但皆因准备不足而名落孙山。不过他并不气馁,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2018年11月,他报名参加了深圳市技能大赛超精密模具智造项目的比赛。这次竞赛不同以往,不再是传统的单人赛,而是采取团队赛模式,由磨工、铣工、电切削工组成三人小队,通力合作完成参赛作品。这一新赛制让徐英超犯了难,身边同事也大多对这项赛事不感兴趣,认为参赛是“吃力不讨好”。并且因为主赛场就在富士康龙华园区,不少人还担心如果发挥不好,不仅输了比赛还在同事面前丢人。几经周折,遭遇了五六次击鼓传花般的推脱后,徐英超才找到了陈明、邹礼飞两位搭档。

三人小队成功在富士康选拔赛中突围,拿到了“通关卡”,代表集团参加深圳市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们过关斩将,成功打入决赛,与另外39支队伍同场竞技。前几轮的比赛,徐英超并没有过多关注其他。但在决赛阶段,从签到环节开始他就注意到了身边“磨刀霍霍”的对手。经过观察,他的心凉了半截:决赛赛场上,除了富士康的选手,还有华为、格力、大族激光等公司派出的强手,以及一些来自各大技校、拥有高级技师等头衔的参赛者,更有经常被媒体宣传报道的“获奖专业户”。

看到相邻赛位的选手推着高大上的工具车亮相,徐英超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上灰头土脸、带着无数刮痕的简陋工具筐,觉得气势被对方压了半头。和人家相比,自己的队伍就像是来打酱油的。没办法,他只能在心里自我安慰:比赛嘛,重在参与就好,能站上决赛赛场就已经成功了。

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徐英超和队友开工了。他负责加工滑块,磨工邹礼飞负责立柱,底座和Logo交给了电切削工陈明。按规则,比赛时长7小时,徐英超仅用5个小时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接下来的时间,他开始琢磨装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次比赛的最终分数由四部分组成,除了单工种工件,还要考察成品的组装质量。如果只顾自己操作,不考虑合配公差、组装夹角等问题,工件不能成功“合体”,可就白忙了一场。

考虑到三人中自己擅长的工种最多,而且在对接客户时练就了丰富的模具合配经验,徐英超毫不犹豫地担起了“带头大哥”的重任。比赛时,他一边观察队友的操作,一边提醒他们注意细节,如处理对接的尖角、留出装配间隙等。紧张忙碌的7个小时很快过去,邹礼飞和陈明也分别完成各自任务,三人争分夺秒完成最后组装。

只凭三个工件的得分,徐英超团队并不占优,但他们凭借装配成绩的突出优势,最终逆风翻盘,拿下一等奖,并获得10万元奖金。他和陈明还获得了“深圳工匠之星”荣誉称号。这次比赛,让徐英超这位“全能队长”打响了名号。此后,他和许多“大神”前辈一样,接连拿奖,把“深圳市技能菁英”“龙华区十大工匠”“龙华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收入囊中,变身“奖项收割机”。

4

苦口婆心的“班主任”

获得一连串荣誉后,徐英超不仅拿到了数额不菲的奖金和五年30万的租房补贴,还对以赛促练有了更深的感触。2019年被提拔为课长后,他更是变身为善于劝学的“班主任”,每次和下属交流聊天时,总会“苦口婆心”地督促他们多学、多练、多参加比赛。在他的鼓励下,不少员工也开始啃起了“大部头”,学习与模具加工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有几个积极上进的“优等生”,已经通过比赛拿到“高级技工”证书,也因此领到了政府补贴,实打实地改善了生活。看见有同事尝到甜头,其他员工也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如今,在徐英超所在的部门,比、学、赶、帮、超已经蔚然成风。

和徐英超认识十多年、在他手下工作了两年的胡继文告诉记者,每次收到竞赛或培训的信息,徐英超总是第一时间发到部门微信群里。因为担心大家没有比赛经验,徐英超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总结的“比武秘籍”分享给基层员工。

正是因为一心为下属着想,徐英超在部门格外受尊敬。提起“超哥”,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有时候车间需要赶制急件,都不需要他开口,大家就会自觉加班加点赶进度,到了休息时间都不肯停手,有时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

除了鼓励大家多学多练,徐英超还不遗余力向部属传授技术经验。每次有人遇到操作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上机指导,以至于不少员工碰上机台报警,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设备维修员,而是万能的“超哥”。在员工心里,徐英超堪称金牌“救火队员”,总能把他们遇到的技术难题化解于无形。2015年,昆山培训中心急需教员,徐英超主动请缨,赴培训中心担任讲师,三个多月时间就为集团培养出了300多名优秀的技术人才,堪称“桃李满园”。

未来,徐英超还计划向龙华区申请组建个人工作室,在继续智能制造项目研发的同时,努力挖掘新的技术人才,为公司培养后备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徐英超:奖项“收割机”是怎样炼成的?

赞 (1)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