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不生孩子:所谓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舞蹈家杨丽萍,

前几天发了一个视频。

有人在下面留了这样一句评论:

“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

所谓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

让你再年轻30年,到了100岁,

你的容颜难道还能保持30岁的样子,

即使你再美再优秀,

都逃不过岁月的摧残,

到了90岁,

(无法享受)儿孙满堂那种天伦之乐。”

没想到这条评论,

竟然获得了最高赞。

也就是说,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认为:

“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

这个留言的人和这些点赞的人,

让我想起了庄子和惠子之辩: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是啊,你又不是杨丽萍,

你怎么知道杨丽萍活得就不快乐呢?

2012年2月份的时候,

柴静采访54岁的杨丽萍时,

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不要孩子是不是为舞蹈作出的牺牲?”

杨丽萍说了这样一句话:

“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

有些是享受,

有些是体验,

有些是旁观。

我是生命的旁观者,

我来到世上,

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

河水怎么流,

白云怎么飘,

甘露怎么凝结。”

你觉得杨丽萍不生孩子就不快乐,

但其实舞蹈就是她的儿女,

她从舞蹈中感悟万物获得的快乐,

比生儿育女获得的快乐要大得多。

前几天看到一个大V在微博说: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锄地,

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城市,

没看过长城,没看过大海,

没看过金字塔,没看过泰姬陵,

没吃过鲍鱼,没喝过燕窝,

没吃过寿司,没喝过红酒。

这样的人真是白活了,

还不如不生下来。”

但下面一位读者说了一段话,

我觉得说得特别好:

“我没有吃过鲍鱼,

但吃小面也很快乐啊,

吃鲍鱼一定比吃小面快乐吗?

我没有喝过红酒,

但喝甜酒也很快乐啊,

喝红酒一定比喝甜酒快乐吗?

我没有看过金字塔,

但看燕子在屋檐筑巢也很快乐啊,

看金字塔一定比看燕筑巢更快乐吗?

我没有看过泰姬陵,

但一天辛苦完躺在田埂看夕阳也很快乐呀,

看泰姬陵一定比看夕阳更快乐吗?

你的快乐我不懂,

但我的快乐你也未必懂,

所以,

请别用你的标准来定义别人的快乐,

也别用你的人生来衡量别人的人生。”

在《奇葩说》第四季上,

陈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波斯王子曾经开过一次大会,

在这个大会上,

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者。”

来自非洲的使者和来自东方的使者,

因为老人去世遗体怎么处理的问题,

发生了巨大的争议。

来自东方的使者说:

“老人去世以后,

他们竟然会吃掉老人的遗骸,

实在是太残忍了,

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来自非洲的使者说:

“老人去世之后,

他们竟然把老人埋进土里,

让他们在土里面腐烂,

实在是太残忍了。

我们把老人的尸体吃进去,

让他跟我们的身体融为一体,

他们才能获得新生。”

陈铭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他是为了让大家理解世界的复杂性:

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域里。

我们笃定为错的东西,

其实未必真的就是错,

可能仅仅只是因为成长环境不一样而已,

可能仅仅只是因为个人喜好不一样而已。

所以,

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标准为尺度,

去丈量世间万物。

不能因为别人跟自己不一样,

就觉得别人就是错了。

郭敬明在《我就是演员》中说过一句话,

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

但请允许他的存在,

你也可以一直讨厌你讨厌的东西,

但不要阻止别人的喜欢。”

不喜欢也没事,不要诋毁。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呢?

除了想传达“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定义别人的人生”之外,

我还想传达一个观点:

所谓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知乎上有个提问:

人生应该活成什么样子,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

我最喜欢“知行合一”的回答:

余记童稚时,

尝览《坐井观天》一文。

何为青蛙?

拘于方寸之地者,余于心常不齿之。

后方知世事不易,诸事皆难。

乃知浩浩天地下茫茫苍生多为欲做蛙而不得者。

此生愿为井中一蛙,

不知天之浩渺,

不识地之深厚。

不问碌碌世事,

不叹日月年华。

井壁绿意盎然,春也。

喜听凉风阵阵,夏也。

身着落叶纷纷,秋也。

飘落白雪点点,冬也。

何谓光辉伟大?

何谓声震寰宇?

余不知矣。

唯知于心中方寸之地,

自得其乐,此生亦足矣。

我为什么喜欢这个回答呢?

因为我觉得——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你觉得幸福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那你就去生儿育女,

获得你的天伦之乐。

杨丽萍觉得幸福就是用舞蹈感悟万物,

那她就去体验“舞之道”,

获得她的“舞道”之乐。

这两种幸福并没有高下之分,

仅仅只是喜好不同而已。

不能因为别人追求的幸福跟我们不一样,

我们就觉得别人过得不幸福。

我们尤其要注意一件事情:

不要把自己觉得的幸福,

强加给别人、强加给子女。

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我们更要警惕:

“己之所欲,强施于人”

喜欢一本书,

毛姆写的《月亮与六便士》。

书中主角叫思特里克兰德,

他的原型就是法国印象派大师高更。

思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伦敦证券经纪人,

过着很多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可就在40岁那年,

他突然抛弃舒适安逸的生活,

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了。

“我要画画!”

“可是你已经四十了!”

“正因为这个我才必须要画画,现在再不开始就完了。”

他抛家舍业去了巴黎,

住最破烂的旅馆,

吃最粗陋的饭菜,

生染重病,差点死掉,

但他依然毫不退缩。

再后来,他来到塔希提岛,

娶了一名土著女子为妻,

终日埋首创作,自得其乐,

在生命的尽头,

他得了麻风病,双目失明,

他画的画依然没有得到认可,

但他并不在意,撒手西去。

这本书里,有两句话震撼人心。

第一句是——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

淡泊宁静、与世无争,

难道就是糟蹋自己吗?

与此相反,

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

年薪一万磅,娶一位美丽的妻子,

难道就是成功吗?

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

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第二句是——

“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我用尽全部心力画画,

纵然没能得到世人认可,

尽管我过着平凡的一生,

但我一直做着我喜欢的事情,

一直过着我喜欢的生活,

这就算是很幸福的人生了。

这本书的结尾处,

出现了布吕诺船长,

他因下棋而与思特里克兰德认识。

布吕诺一家本来很富有,

但一夜之间变成了穷光蛋。

但不甘过贫困的生活,

于是从头开始奋力拼搏,

终于又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园。

布吕诺很欣赏思特里克兰德,

“其实,我俩是同一类人。

我们寻求的是同一件东西——美。”

“美”是什么?

美其实就是幸福。

这也是我写这篇稿子想表达的:

每个人对“幸福”的认知可能都不同,

你可以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去追求“月亮”,

也可以像布吕诺一样去追求“六便士”,

没有谁好谁坏谁高谁低,

只要这是你内心真正渴望的,

那这种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要是问我:

“人生应该活成什么样子,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

那我会这样回答你:

世上只有一种成功,

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所谓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杨丽萍不生孩子:所谓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赞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