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叩开一扇门

用心叩开一扇门

在这世间,凡事都得“用心”,做人如此,做事如此,阅读亦是如此。

三十岁之前,我对阅读的认识只停留在最初的“看”上,谈不上理解,更无从感悟。说到对阅读的感悟,确切些说,应该是近几年的事。

这些年,曾遇到一些人,也经历了一些事,当时觉得很难,以为跨不过去了,是阅读拉了我一把,那些忧郁的日子里,正是因为有了书籍的陪伴,我才得以坦然面对,并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努力开创新生活。

相较于其它文体,我更喜欢亲情散文。这或许跟我的成长经历有关。为了能有一个相对光明的未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最爱的父母和家人,独自前往遥远陌生的地方去求学。那是一段异常艰难的岁月,对家人的思念,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恐惧常常折磨得我夜不能寐。由此,我似乎比一般的孩子更渴望家的温暖,也比一般人更容易走进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场景,更快、更直接地感作者所感,超作者所悟。

每当夜幕阑珊,是我全身最最放松的时候。此刻,我不必担心工作的进度,亦不必理会朋友的邀约,一杯清茶或是一缕晚风,都是很好的读书伴侣,让自己空灵的心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那些或甜美,或忧伤,或幸福,抑或酸楚的生活片段。我们知道,所有的文体中,散文是与现实生活贴得最近的,也是最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的,因而也最受欢迎。只是由于作者表达的方式不同,读者的成长阅历不同,得到的阅读感受也不尽相同。

当然,若想要真正吃透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单纯的泛读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的读它个三遍五遍才算是初识。一般来说,遇上自己喜欢的场景或片段,我会情不自禁地多读几遍,细细去品味作者当时的心情;若是觉得读了多遍仍不过瘾,或是觉得写得挺好却又没一下子参透的那些好词、好句,便找个小本子记下来,待日后考证后再将结果记上去;若是情到深处才思涌动,也会快速地在电脑上写下当时的心情日记,留作纪念。如此一来,阅读的速度便慢了下来,有时候逮着一本好书,常常是借了又还,刚还了又借,弄得自己见了图书管理员都觉得矮了三公分,不敢高声语了。印象中有一次,读到龙应台《目送》中的一段“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时,蓦然想起第一次送年幼的儿子去外省学习时,在火车站离别的情形,一种对成长必然的分离而引发的强烈感触,愣是让一向注意外在形象的我再也把持不住自己,任夺眶的泪水痛痛快快流了个尽兴……

现在的我,心态较之前更加平和,待人处事也更加柔软。闲暇之余,除了读书看报,偶尔也会写些小文章,发表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用自己手中的笔,实实在在地记录下那些普通生活中的温暖片段,感恩也好,勉励也罢,总之,这都是用心阅读带给我的成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用心叩开一扇门

赞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