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真是多生孩子导致贫穷吗?

前段时间,网上有“90年后夫妻生9个孩子”的新闻,我恰好在新闻发生地都安瑶族自治县。瑶族山区,夫妻生八个九个孩子很常见,一些网友的评论刻薄无知,有的干脆是恶毒。看到这些评论,我觉得有必要聊一聊。

图片和文章的关系不大,放这张图,是因为一些人说起多生孩子,就视为穷人思维,极为鄙夷。而题图居中者,是美国著名的参议员罗姆尼,曾竞选过总统。先发一张罗姆尼家族兴旺的图片,给拜上踩下的人看看。

长期计划生育宣传浸淫下,很多人将独生子女视为天然正确,生二胎是巨大挑战,生三胎四胎不可思议。至于生育9个孩子,在他们眼中简直非人类。事实上,当地人多生孩子,是基于特定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写这篇文章前,我写了两篇文章谈当地经济,作前情铺垫。两篇文章分别是:

(1)他们为什么不愿搬出深山

(2)深山里也能有高大上行业

以下是本文的正文。

6月2日,我在都安县隆福乡大崇村走访。这是全国著名贫困县治下有名的贫困村。县城开车到村里需两个多小时,村部走路到某屯,要一个多小时,有一半是爬山。一行人8点从县城出发,到几户人家拜访时,已经过中午12点。所有人累得气喘吁吁。

这几户人家住在一个山坳,真正的四面环山,宛如瓮中。他们不愿外迁,政府毫无办法。眼见脱贫验收的日子将近,政府只得按照脱贫标准,给他们开路,建房,引水,通电,接网。这几户人家有网络、电视、冰箱和空调,条件和山外差不多。只有看见孩子时,遇到那种怯生和害羞,才有那种“极贫山区”的感觉。

我走入一户人家,看到两个三四岁孩子光着脚玩耍,问他们几岁,上幼儿园没有,他们好像没听懂,害羞着跑开。过一会儿,几个稍大的孩子出来,他们能说普通话,也很害羞,一问一答,不愿多说话。起初我以为这是邻居家的孩子,看他们在玩耍,才知道是一家人。几个孩子长得黑黢黢,说不上营养不良,就是显然常年晒太阳的南方小孩的那种黑。

和他们的父亲老蒙攀谈才知道,他家还有三个孩子在镇上读中学,很少回家。家里这几个孩子本来也读书的,因为疫情,幼儿园和小学没开课,才都待在家里。老蒙指着一个抱在老人怀里的孩子说,那个是最小的。

我数了一下,家里能看到6个孩子,最大的不超过10岁,最小的还没学走路。加上在外上学的孩子,一共9个。老蒙今年四十多岁,晒得黑,看起来有五十多岁的样子。他们告诉我,9个孩子在村里不算最多,有一户人家生10个,还有一家生12个。

村里男青年大都面临“讨老婆难”的困境,30多岁结婚很常见。我算了一下,如果老蒙也是30多岁结婚,差不多每年生一个孩子,他的妻子这么多年一直没有闲着。生那么多孩子,日子怎么过呢?老蒙说最多的一个词是,没事。

住在深山,小孩子走路上学,得走一个小时。老蒙说,他们兄妹几人一起上去,一起回,都不用大人带。小孩子刚上学那几天,爷爷奶奶还会跟他们去,几天之后,他们就不要爷爷奶奶跟,因为老人追不上。

小孩子走山路不危险吗?老蒙也说,没事,他们天天上山,习惯了。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你和他们上山,都不一定能跟上。山里几乎遇不到外人,人都罕见,车就更少。至于别的危险,比如小孩子会不会失足摔下山,或被野兽袭击,老蒙都是一句话,没事的。老蒙是瑶族,普通话说得不太好。

令城市父母身心俱疲的“看小孩”问题,在这里不存在。山里孩子高度散养——不是没管教,而是父母只在吃饭上学几件大事费心,至于深度陪伴、亲子玩耍、温柔照顾这些城市概念,山里不需要。父母管好领头那几个孩子,大孩子再管小孩子,他们互相自己玩,就可以了。

十多年来不断怀孕,女人受得了吗?很多人关心这话题。我没见到老蒙的妻子,也没好意思细问。从“90年后夫妻生9个孩子”的新闻看,当地妇女生多生孩子,有自己的考虑;她们确实辛苦无奈,但这种选择并非他人强迫。

一些城市女性说,有哪个女的愿意多生孩子,她生那么多个,不是被丈夫强迫就是被洗脑——这种论断太自以为是。一些人自己不愿生孩子,就把其他生孩子的女人看成奴隶,忽略具体情境和个人选择,直接破口大骂,到底谁在侮辱女性呢?

养那么多的孩子,负担一定特别重。但是,这种负担重和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样。一些人(尤其没养过孩子的人),他们想象的养娃负担,是乘数式的。养一个孩子成本是N,养两个孩子的成本就是2N,多生几个,则再翻几倍,简直吓死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养孩子最大的投入非吃穿费用,而是精力投入。生两个或三个孩子,吃饭花钱会增加,但通常都负担得起——在当代社会,即便最穷的山村,吃饱饭早已不成问题。孩子的花销很少,衣服轮流穿,玩具一起玩,成本增加很有限。

山里的穷人养孩子,花钱并不多

在山村里,养两三个孩子投入的精力,和养四五个孩子相比,差别可能不大。最大的成本,也许是妇女怀孕哺乳,孩子很小,会耽误生产劳动——毕竟,劳动力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如果家里有老人带孩子,这种成本又减少很多。孩子在长大,大孩子帮忙带小孩,几岁之后,就很少需要精力投入。

山里人家生养那么多孩子,确实辛苦,但要以为他们手忙脚乱,顾不过来,则大可不必——多子女的家庭,其间的秩序和管理,是外界很难想象的。

无论新闻里的90后夫妻,还是我见到的老蒙夫妇,他们大多没读过书。他们生孩子的选择,倒很符合成本收益计算。在那样的贫困山村,多生孩子的边际成本有限,但从收益来看,有很大的潜力。

按照传统方式生活,多一个人,多一劳动力,多开一分地,与人发生冲突,也多个帮手。接入了现代生活,这些多子女家庭,则拥有更大的改变机遇。孩子多了,有愚有贤,他们天性禀赋不同,选择也各异。有的读书,有的打工,有的外出闯荡,有的在家种地。无论如何选,他们都不会比父辈过得差。如果运气好,整个家庭都会为之改变。

韦国则的几个大孩子成绩不错,老大、老二、老三成绩位列前茅,常考第一名。

我在广西走访,一个显著的印象是:年轻人外出打工越多的村子,房子建得越好。不用政府帮,他们自己先建新房,修筑水柜,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越多子女在外,父母越有保障。倘若只有一两个孩子,恐怕又要被一亩三分地捆得死死。

一位同事和老蒙聊天时,说到一句话,大概也是计生宣传部门经常说的话:少生几个孩子,负担轻一点,家里才会有点钱。老蒙的说法是,一直没什么钱啊,还是养孩子比较好。听到这话时,我的理解是:在这山里,最大的希望不是土地,而是人。土地不会带来希望的,人才会。

不是越生孩子越穷,而是越穷越生孩子。在那样的环境,孩子是奋斗的动力,也是人生的希望。将家族命运的改变,寄托在子女身上,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最朴素的做法。“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的这句话,用来形容这些山里穷人,或者传统中国人,我觉得很贴切。

老蒙每年一半时间在外打工,他不在家时,家里女人要管那么多孩子,实在忙不过来,得靠老人和邻居一起帮忙。孩子上完中学去打工,就可以大大缓口气。和老蒙的情形相同,新闻里的男主人公韦则国,也是大半年在外打。他的妻子要请娘家人来帮忙,或者直接住在娘家。虽然同样贫穷,但穷人的互帮互助,是他们得以艰苦度日的扶持。

韦国则大部分时间是工人。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半下班,一天200,一周工作4到5天。一个月大约4000多收入,加上家里低保3850元,一家收入达每月8000元。

如果不是多生孩子,而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只生一两个孩子,在那样的山村会成什么样?发家致富吗?不可能的。在那样糟糕的环境,即便一个孩子也不生,苦心奋斗,也不过是土里刨食。孩子太少,面临早夭的风险;夫妻年纪一大,家里劳动力就短缺。更严重的是,少子家庭的养老压力非常大,身为父母,不能没有风险意识。

现代大山里的穷人,他们生孩子的行为模式,和数十年前中国穷人家庭并无二致。在他们眼中,孩子不是负担,而是希望。孩子多并不可怕,贫穷也只是暂时;反倒无家无儿,孑然一身的光棍,很容易成游民,他们才是真正的日暮途穷。

从山区里走出,进入县城,经过幼儿园和小学时,再次看到熟悉的场景。父母们骑着摩托车接送孩子,爷爷奶奶打着伞在校门口张望。想都不用想,这样的家庭结构不可能多生。

这些城市人,他们一两代人之前,也住乡下,有众多兄弟姐妹。城市化降低了生育欲望,人们把资源集中倾注在一两个孩子身上。随着城市化推进,许多村民搬出深山,住进城镇,他们也逐渐改变了生育模式。

这是大多数中国地区一路走来历史,只是在贫困山区,历史进程慢了一些,很多人就觉得陌生,将多生孩子视为怪物。呼唤“计划生育”,主张“惩罚超生”的人,除了把山民勒索得更穷,将他们逼向更远的深山,其他什么都不会改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贫困地区,真是多生孩子导致贫穷吗?

赞 (0)

评论 0